吕本富:中国科学院大学经管学院教授, 网络经济专家
摘要:
从口述历史现在和未来的发展来看,有几点建议。
第一,建议方兴东博士做当代司马迁。
第二,建议既然写口述历史需要点体例、标准。把IT史、互联网史分开。
第三,对于未来的思考,为什么互联网有反对的声音,过去两波水火不相容的势力在反互联网上找到了共通点。
现场图片
非常高兴来参加这个研讨会,《史记》是司马迁写的,司马迁要想写好必须自宫,自宫过以后目标就明确,当然这是一个很大的好事。从咱们口述历史现在和未来的发展来看,我觉得可能有几个要点要搞清楚一些。
第一,IT历史和互联网历史可能要分开,为什么呢?其实在万维网出现之前的历史,一个是IT技术偏多一些,比如说过去也有邮件,也有登陆的服务器全是远程连接等等,这些既是叫互联网,可能只是局部或者是一个小领域的产业影响,只有到了万维网以后互联网才真正深入社会,或者说互联网商业化就是从万维网开始的,万维网才有门户、电商,也许你有页面开始做。所以这两个还是要分开一点,互联网历史和IT历史分开一点。据说NFT的最新艺术拍卖,写的最新一万行拍卖已经在拍,有人叫价,这是IT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交界界定,这是第一个。
第二,进入到互联网这个广泛应用以后,第一阶段肯定是信息了,互联网改变信息的传播,这个没有疑问。第二个互联网又改变了消费,也没有疑问,因为信息匹配已经是消费主流状态,互联网是不是可以改变生产,还不好说,因为工业生产的知识库不是以互联网信息匹配为转移的,但是现在很多大的,像西门子、施耐德大量是工业软件公司,就是工业知识库,工业知识库相当于电商支付和物流,只要把这个做完了那么工业信息匹配就成为主角了,什么成为主角,必须技术打造完成以后,现在生产这个领域还不能说信息匹配为主,还是行业专门知识为主。在互联网改造生产领域的时候就已经遇到障碍了,或者改造速度就没那么快了。互联网还没有改造政治和国家层面就已经被反击了,现在正准备改造,比如区块链投票系统大家认为技术上可以改造国家治理方式的,还没到这个环节就已经被阻击的很厉害。上一个环节政治和意识形态,还没有到这个的时候就已经被阻击了。所以互联网整体发展会不会成为一个强弩之末,不好说。
方兴东你做一段的时间可能要讲一些口述的逻辑。司马迁是分本纪还是世家,还是列传,既然是口述史,特别是人物为主的话也可能分一点不同的体例,这个不同体例当然你可以按照技术、商业逻辑,重要程度也好,按什么来分这个,就是一定要有不同的体例,不同体例的标准是什么,这个其实可以讨论的。比如世界各个小国也可以,比如尼泊尔,只要这个人把互联网带入尼泊尔就可以立传,就是接入这部分,当然除了接入扩大互联网地盘领域立传以外,我发现罗马教皇传教的时候有两类,一类是被火烧死的立传,还有他帮基督教拓荒地盘的,只要到没有信教的地方扩展也是可以立传的,我们是不是互联网也这么立?拓展一个新领域,或者到蛮荒之地把薪水穿过来,立一个什么世家等等,不同的体例可以考虑。你一开始把什么人拣到筐里就是菜,这个也可以,但是还要做下去,就要考虑体例和对什么人要有一个基本的规划。一开始做口述历史可能是比较盲目,也不叫盲目,慢慢的做一下,从比较没有逻辑变得比较有逻辑,这是下一步的事,做中国互联网历史也可以按这个来考虑。比如说他不一定很重要,他发明了一个商业模式就可以立传,比如做小黄车那几个家伙,全没了,共享单车,这个模式是他做的就可以给他立传,类似于开疆拓土。
第三个就是一个大事了,现在的网络发展世界各个国家都遇到了反垄断,昨天我们还在开会,还有所谓兴起的新布兰德学派,对整个网络集聚效应的反思,我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网络的发展是不是形成了一个超国家的综合体,这是一个伪命题,顶多形成几个大公司,没有形成一个全世界的互联网共同体。只是说平台公司和过去商业公司不太一样,但是一个互联网形成的技术推动了超国家综合体,好像没有,或者说远远看不到它的形成踪迹。既然没有形成一个超国家综合体,或者说现在以民族国家为核心的治理体制还是世界主流的话,那么现在我们对整个互联网这一波反垄断也罢,或者各种各样的反思也罢,现在对互联网反思带来的是不是急剧了贫富分化,是不是加剧了国家间更加不平等,过去有一个数字鸿沟,在多大程度上削弱了过去治理的权利问题,这些问题恐怕要有回答,当然不一定在咱们这本书里,如果不把这些问题回答清楚,社会上有两种力量在反对互联网,一种是以布兰特思学派,核心人物是巴基斯坦的一个女的,沃伦的助手,美国民主党虽然是拜登选上的,核心有个叫桑切斯的哥们,得了30%的选票,沃伦助手就是反垄断这个主席,他们是在反对互联网。还有一批是统治体系人在反对互联网,过去他们是水火不相容的,但是在反互联网上面找到了语言,新的这一次到目前这个阶段互联网的发展趋势也和口述历史是有关系的,是一个未来史,历史不仅研究过去还要研究未来史,可能也是需要关注的。
总结一下,第一建议方兴东做当代司马迁,第二建议既然写口述史恐怕需要点体例、标准,把IT史、互联网史分开,第三就是未来的思考,为什么互联网有反对的声音,过去两波水火不相容的势力在反互联网上找到了共通点。
《互联网口述历史第1辑•英雄创世记》
会议相关文章